理可以说是对好多人走出校门后都没有用,考完后都可以忘得精光,但是我们能说这十几年的教育都是在浪费生命吗?不能,因为虽然某些具体的知识你用不上了,但是那些课程训练出了你的人生中的必要的素质和能力,同理,八股也是如此,没有认真严格、踏实持久的长期教育,是教不会写八股文,更培养不出科举人材的。还有书写教育,从小自教师把笔描红、写仿影、直到自己临摩、写碑写帖,每天一般大楷一张,小楷四行到半页,在书房中读多少年书,也就写多少年字,纵然进了学、考上秀才、中了举,写字的功夫,还要天天进行。八股文还锻炼看书,私塾儿童,一般读熟一部之后,就具备了一般文言古书的能力。
教学八股文,由浅入深,由根到支,由源及流,非常细致分明,即在今天,也令人叹服不已。通过八股训练出来的儒家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方式始终在他们的心中。
八股文教育的目的,是为了科举考试,而科举考试的目的,是为了按期为国家遴选行政官吏人材。
对八股的内容和形式错误的批判造成了现在教育的不足之处,使得一个世纪的中国人失去了人文修养的童子功。】
他逛了一圈看到没有自己需要的就出来了,里面辩论中的一人不知是看出了他的不屑还是什么?在他出来的时候,叫住了他。
“兄台!不知你有何高见?”有礼的问候,不过眼中闪过一丝不喜。
袁生指着自己的鼻子,“我?”
“是啊!兄台,不知你有何高见?”另一个学子也挑眉问道。
袁生连忙摆手,“没有!没有!我只不过是看这家书斋连往年的试题都没有。所以有点失落,我是第一次考秀才,也不知道要注意什么?”
俩人听了,觉得好笑,不过他或许是乡下来的,其中一人解释,“自从有漏题事件过去后,上头就不许发放试题了!”
“是吗?谢谢二位兄台提醒,没事!我去了。”袁生抱拳拜别!
等袁生不见后,俩人笑了,“书呆子!”
第11章 考取秀才
之后,三人常常碰到,这就是不认识的时候不知道你是谁谁谁?遇到了也不认识,等到熟了,原来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啊!
对面俩人不相识!
俩人都住在隔壁的豪华客栈,那种‘天字一号’的感觉,乡绅阶层和豪门世家。像他这种寒门就不要奢望和他们做朋友了,不过俩人都没有宦官子弟的那种身娇肉贵和纨绔气息,很有教养,遇到自己不太懂的问题会帮助他弄懂!
真庆幸那天出去!可以遇到他们。
到了考试当天,看着培育出一个个从莘莘学子变为充满着铜臭味的官人一般的殿堂,那就是无奈。
一般考试前都要验证身份,籍贯、外貌。外貌一般也只是个概括,又不像现代给张照片看看,替考一般不会出现,或许有就不得而知了。
检查的人对了一下自己的信息都是对的,幸好自己没有晒黑,听说以前有人晒的太黑了,都没让他进去考试。
还有就是翻找了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夹着小纸条,只看到一壶水和一些干粮,还有用来考试的东西,没有什么作弊的就放了他进入。
进了考试场地,都是一个一个的隔间,就像是茅厕一样,幸好自己的位置挺好的,运气不错。有人权势大,可以替你安排好的位置,好的位置考试心情也不一样。
所以寒门学子要当上官要有强大的毅力,学问、运气、长相都要好。最主要长得好,人都是视觉动物,公主都想要下嫁于你。
在他四周围都是一些穿着华丽的公子,华清就坐在他的对面,对他挤眉弄眼的,手指戳戳他右手边隔壁的隔壁,原来單隐坐在那儿。
等到大家都坐在位置上,答题卷发好,监考官说了一些话来警告大家,看大家都在听他的教诲,让小官点好香,把试题拿了出来读。有两题时文,读完挂了起来,就让他们开始答题。
不过其中一时文题用试帖诗代替了,以“秋光先到野人家”为题作一首五言八韵诗。这是县令出的,接下去还有两场,是知府和省提学出题主考。
府试和县试差不多,院试就不能出试帖诗了,只能是两篇八股文。
所以考秀才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
袁生使出了自己最大的能力,不过下笔好像有人帮着似的,或许是父亲的上天有灵带领着自己。
连着考了三天,自己都快虚脱了。有的人住在茅厕旁被熏晕了,被抬了出去;有的人实在是太难了,承受不住晕倒被抬了出去,坚持住的不多了。古代考试你得有个好身体,毅力好就像是现在一样,病病歪歪的怎么考高中、考大学,有个好的身体才能革命不是。
等他出去的时候,身上都有酸臭味了,他们三个人互相取笑着,考的过考不过也就那样了,好好睡一觉,吃顿好的,等着放榜出来。
身上剩的银子不多了,他也像林柱一样,除了车马费其他都买了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去销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