吧,选择只有一次,当然也可以放弃。”
面对顾春衣毫不犹豫也毫不留余地的回话,顾二叔一阵青一阵白,愣在当场。即使是顾二婶,面对这么不留情面的顾春衣忍不住缩了缩脖子,尽量减弱自己的存在感。
族里的大多数人一听到这话也低下头,当初他们同样也没有伸出援手,其实这么大的家族,这么多的族人,就算再穷要养一个小女孩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,但他们都选择袖手旁观,让这么一个孤女流落异乡。
看到这么多人还懂得羞愧,顾春衣暗暗地点点头,既然来到这里,她并不准备一毛不拨就离开。
虽然顾春衣不在乎名声这个玩意儿,可这个世界很在乎。象她和宋锦瑜这样的身份,如果没给族里一点好处,再有理由也会让人觉得她心狠,而且既使她是出嫁女,但年节没有回来,年节礼没送,肯定有人说闲话。
顾春衣如果年节不回来年节礼不送,顾尧这支就没有人了,祭祀的话族里肯定不会做,而且顾氏家族中有人想把自己的后辈过继到顾尧夫妻名下,他们都想过,现在只要攀上顾春衣这只金大腿,这一生就辈子就等着吃香的喝辣的吧。
还好这个提议被苏婆婆反驳了,她说女儿生前也曾因为只生顾春衣一个女儿难过,欲给夫君纳妾或过继子嗣,可是女婿坚决不同意,说他只要和谢姝儿生的孩子,是不是儿子无所谓,在他看来,儿孙这件事命里有时终需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
有没有人祭祀他也无所谓,生前一滴酒,好过死后万斛酒。
听到族里的人说了很多顾尧的事,顾春衣对这个父亲越来越好感,不要说这世,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前世也很少人能看开,在某项政策下,因为无儿子引起多少家庭关系破裂,甚至夫妻反目成仇。
可惜她穿越过来的时间太晚,若是更早一点就好,也许那时能救得了这对夫妻。
人生总有许多遗憾,不管有怎么样的金手指,让你有多少的侥幸,老天总会在他认为对的时机,给你一巴掌。
没有人的一生十全十美。
在族长、族老和一些正直的人介入后,顾二叔等人终于消停了下来,拿着银票怏怏不乐地走了,看到这些知趣的人,顾春衣终于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她拿出两万两银子买了四千亩土地,一千亩给了顾氏家族当作祭田,这样以后年节她不回来也不担心顾尧夫妻没人拜祭,剩下的三千亩田地,则是三个姓氏家族的人共用的。是的,三姓,来到这里她才知道,苏婆婆的家族和顾家家族、谢家家族三个家族在同一个地方,这三个家族人口不算多,家族里没有自己的家族学堂,上学都在同一个私塾里。
其中一千亩是做为义田,专门照顾三姓家族的孤寡和穷苦的人家,而另外两千亩,其中的一千亩做为奖励学子中优秀的人才,另一千亩是要求照顾族里穷苦人家的女儿的,要求族里的人遇到女子出生时,每个女子一个月补贴二十斤米,一年四套衣服,这样一来,再穷困的人家也不会扔下女孩子。
顾春衣这一决定一说出来,大多数的族人都很高兴,就算不是困难人家,也可以多租几亩田地,要知道族田的收租都会比地主收租低个一两成,但一些族老心里也惴惴不安,害怕顾春衣拿出这些来是一次性买断亲情,他们家族和宋锦瑜、顾春衣的关系不会断了下来,要知道自从顾尧走后,他们三个家族里就没有人和官府扯上关系,当初不帮顾春衣,除了因为贫穷而自私,更多的是害怕官府报复。
直到宋锦瑜宣布,可以接收一些族里的青少年去兵营,识字识数品德良好的,还可以跟着文元去商队,或当掌柜,手工活较好的经考核的也可以去琉霞山庄的工坊,至于年纪小的,多读点书,天赋好的也可以去琉霞学院,这样一来,这些人的心才安定下来。
这些小事不需要宋锦瑜和顾春衣亲自打理,文元和他带的几个人手就足够了。而且他们并不止做了这些,三个家族中都有人愿意跟着宋锦瑜进入兵营,有些对经商有兴趣的小伙子,也愿意跟着商队走,而且人数还不少,宋锦瑜和文元只好多逗留十天,才把事情解决,回去的队伍里,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。
顾春衣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意见,但她自己,决定只带外祖母和舅舅一家人进琉霞山庄,其他人都安排就近的庄子里。她对苏婆婆印象非常好,这次回来又发现舅舅和舅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,舅舅是个木工,平时做些小木件到镇上卖,而舅母除了操持家务还得下田劳作。
第四百零六章 回家途中
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那个女儿就是一直偎依在苏婆婆身边的小女孩子,象舅母一样胆子非常小,但两个儿子一个七岁,一个五岁,却非常聪明,大的已经在读论语了,小的三字经也会全背。
这两个孩子并没有正经上过私塾,只有一个秀才堂哥读书时零零散散地教了大的,大的又教了小的。也算是天才儿童了。
这样的孩子若跟着舅舅生活,长大后只怕泯然于众人也。
这舅舅是老实到什么地步,他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