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向他们告了别,回宫去了。
放榜日,袁煦一早就派了林江去等着放榜了,还吩咐了要从最上面看,官差一将榜单贴出来,林江看着第一列名字赫然是邹衍,忙跑回去给袁煦报信。袁煦一听,果然是又中会元。
连中两元让邹衍声名大振,连宫里袁钧也听说了,心里惊讶不已,原来三弟认识的先生如此不简单。
殿试于会试放榜一月后在保和殿举行,邹衍第一次进宫,心里难免紧张,殿试之上又有圣人坐在御座上,邹衍握笔的手都有些颤抖。殿试即将结束时,不知是谁咳了一声,邹衍一颤,庆幸考卷答完放下了笔。交卷后,众人跪在地上,叩谢皇恩,有些考生撑不住晕了过去。邹衍伏在地上,余光里看到一处褚黄色的袍角,心中更加紧张,于是闭上眼睛不敢再看。
承建帝示意身旁的大太监孙明叫起,一众考生平身后退出了保和殿。礼部尚书韩少功将前十名的答卷呈到御案上。承建帝逐个阅过,指着一份卷子问道:“这份卷子是何人的?”
韩少功拆开卷头一看,“回陛下,是通州举子邹衍。”
承建帝大悦,这邹衍果然是个人才,乡试会试连中两元,如今看来也是状元之才,“好!”圈了邹衍的状元,然后又定了榜眼、探花,二甲前几名的名次,“就这么定吧。”
众大臣跪在地上贺道,“臣等恭喜陛下得贤才,实乃大盛之福。”
两日后,保和殿传胪唱名,圣人钦点邹衍为状元、徐州贡生郭道增中为榜眼,探花由卢国公嫡长孙罗孝泉摘得。唱名完毕,状元领诸进士拜谢皇恩后,到安胜左门外观看张贴金榜及打马游街。
安胜街上挤满了看状元游街的人,邹衍一身状元袍,骑马走在所有进士前,看到的人都赞一声今年的三甲都是好样貌。
袁煦与沈玉川坐在安胜街一侧的酒楼上,看着进士们骑马而过,“大哥,邹先生可是大盛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呐!”
沈玉川点点头,“是啊,邹先生实至名归。”
“听说今年的探花郎才十七呢!”
“探花郎是卢国公嫡孙,年少聪慧,还得过老圣人的夸奖呢!”
那探花郎像是感觉到他们的注视似的,朝酒楼方向看了一眼。袁煦笑笑,这罗孝泉可真会装一本正经,这位可是能抱着圣人大腿哭的主。
翌日,承建帝于保和殿举行传胪之宴。宴上,众人发现,今年三甲竟然都是年纪轻轻且一表人才,尤其是探花罗孝泉还不及弱冠!三人中只有榜眼郭道增成了亲,不过探花郎家世显赫,只剩状元郎邹衍家世不显,在座臣工不由搜罗起家中是否还有未订亲的姑娘,打起了将状元郎招婿的主意。
传胪宴后,授邹衍翰林院修撰,不日便入翰林院任职。
.
第12章 仇恨
打着将状元郎招婿的主意的人可真不少,邹衍进翰林院任职后,时常就有人来邀他把酒论诗,这其中就包括礼部郎中赵哲敏。
邹衍在传胪宴后拜了礼部尚书韩少功为师,与礼部一干大人也都相熟,但赵哲敏属于这些大人里面最为热情的。邹衍向别人打听了一下,听说赵哲敏家中有个适龄还未义亲的女儿后,简直无奈。
正巧那日袁煦去拜访邹衍,赵哲敏居然也在,邹衍听到袁煦上门之后顿时松了口气,忙出门迎接。
袁煦看到赵哲敏后愣了一下,随即恢复了一贯的微笑,“来之前不知道先生是否得空,看来今日我是来得不太巧了。”
邹衍一听,知道袁煦不喜赵哲敏,以往袁煦有时也会碰到其他官员,但这么不给人面子还是第一次。“世子哪里话,赵大人也是找下官讨论诗词,世子若不介意,请进屋一叙。”
袁煦心思转了几转,笑着答应,“那就叨扰了。”
赵哲敏跟在最后进屋,边走边觉得奇怪,明明之前并未与安郡王世子有什么交集,但他也明显能感觉到安郡王世子对他有些敌意。
袁煦当然不喜欢赵哲敏,他上辈子的继母就是赵哲敏的女儿!现在他经常来缠着邹衍,怕也是打着讨论诗词的名义来推销自己的女儿的。
三人围坐,袁煦听着赵哲敏滔滔不绝地说着诗词歌赋,直想打呵欠。赵哲敏见袁煦兴致缺缺,便也没了讲下去的心思,很快起身告辞了。袁煦看他走了,也有了精神,忙问邹衍:“先生,最近赵郎中经常来吗?”
邹衍初入官场,即使对赵哲敏有些无奈,却也不能显露,“赵大人见我喜爱诗词,空闲时便来指导我一下。”
袁煦也知邹衍难处,便不再问了,于是说起邹衍拜师之事。原来礼部尚书韩少功与邹衍父亲同为征和年间进士,还同在翰林院任过庶吉士,韩尚书见与邹衍有如此缘分,便收了他做学生。袁煦心里偷偷直乐,这缘分可不止如此,韩尚书家也有个刚及笄的女儿呢!
与邹衍告别之后,袁煦想起了赵哲敏。这赵哲敏在礼部郎中位子上待了七八年了,未见晋升,家中又只有三个女儿,所以一门心思的想招个好女婿。前世母亲去后,父亲为母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