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上一章不知道怎么替换不了,明天问问编辑,更新了会通知大家)
刘尚在班级群里让助教通知大家,下周的编导课是他对曹保平的采访,到时候班里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并做记录,最后留有十分钟自由提问时间。
这条消息一出,刘尚的课更抢不到座位了。
那天刘尚的课是下午三节,结果从中午吃饭的时候,上课的教室就坐满了人。
很多学生拎着外卖坐在座位上就开始吃了,吃过就地趴着午休,等下午刘尚的课。
很多课程外的学生来占位置听课,导致很多原本编导班的学生没有座位上课。
他们在班级群以及年级群里投诉,投诉消息从辅导员都闹到了年级主任那边。
学院里没办法,只好临时通知刘尚,将上课的教室挪到大会堂规模的报告厅,可以容纳五百五十个人,再加上过道和后排空间利用,能塞下小七百人。
刘尚没想到自己的课程这么受欢迎。
来到报告厅,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头,刘尚看向曹保平导演揶揄:
“这都是来看您的呀,您瞧瞧多大的面子。”
曹保平导演哈哈大笑。
上课时间到了,刘尚让全场安静下来,大概说了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关于曹保平最近一部电影《追凶者也》。
刘尚:
您的电影特别容易让演员拿奖,《烈日灼心》诞生“三黄蛋”,《追凶者也》让刘烨拿到金爵影帝,您有秘诀吗?
曹保平:
我觉得秘诀除了表演,严格意义上在于故事和剧本。
你的剧本提供一个复杂和丰富的人物,以及人物性格,在拍摄的时候,才有对演员要求的可能和前提。
如果剧本不能给演员发挥的空间和可能,再天才的演员都没有用。
刘尚:
拿到这个剧本后哪点最打动您?
曹保平:
我拿到的时候已经写了20多稿,剧本的基础和底子是好的。
其中一个作者本身是四川人,四川话与云南话有诸多接近之处,他写的台词特别生动,就是那种朴实接地气的劲儿特别打动我。
刘尚:
创作剧本的时候,您都会要求编写一个人物前史?
曹保平:
任何一个剧本都需要人物前史,否则就是一个不够格的剧本。
这两个编剧肯定也做了这些工作,可能这些工作做得还有一些距离,后来准备开拍的时候,有些地方推敲不下去,一个剧本在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上有漏洞,一定是你前期没有做扎实,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好。
刘尚:
发现哪些地方推敲不下去?您是怎么解决的?
曹保平:
原来的剧本中纯粹就是要杀猫哥,然后就怀疑到了宋老二,但是这个事和宋老二没有关系,叙事内在的动力就要相对弱好多,所以,我要把它建立起来,从一开始这个杀人事件就和宋老二有关系,但是他自己浑然不知。
到最后会建立起剧作的一个突转和意外,叙事会更强烈,人物也会更完整,剧本中有很多这些环节的调整和完善。
刘尚:
据说,张译和段博文在摆渡船上的那场戏,是根据场景设计的剧情?
曹保平:
原来剧本中是张译把段博文弄到一个屋子里严刑拷打,但是我觉得拍不出新鲜来,没有趣味,也跟地理环境产生不了互动。
采景过程始终在想,在视觉上要想出一些不一样的办法,尝试过采石场的粉碎机、工地上的吊车,最后选择了云南和四川交界河边的一个摆渡船上,船上绞盘的转轮一放,跑得飞快,包括绞盘沉到江里,各方面都觉得它在视觉上会特别有意思。
然后,那场戏我重新写了好几页纸,说白了就是“刑讯逼供”四个字,只是换了一个方法,而且也会很蠢,等于刑讯逼供半天,人还跳江跑了,张译自己折了一条腿。
所有这些都是后来建立起来的。
刘尚:
这场戏拍了多久?
曹保平:
制片主任下的计划是拍两天半到三天,最后我拍了八天,严重超期。因为这里的地形两面环山,江在中间,日落非常早,不到4点太阳就开始往下掉了,为了抢光线我们从船的底层一层一层往上拍,拍最后一层有场砸玻璃的戏,都来不及换糖玻璃了,就用真的玻璃拍了后面几条。
压力非常大,多拍一天要花好多钱,摆渡船一天租金就要9万到10万块。
刘尚:
您经常边拍摄边改剧本吗?
曹保平:
很多,这是导演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我自己的剧本也不是照搬不误的。剧本里有你的设定,但是在下去采景的过程中,有可能会看到更生动的东西,有时候是环境的改变让它合理,有时候也会连带到人物关系的改变,甚至人物命运的改变,都是源于环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