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齐国?齐国现在不是正在忙着攻打宋国吗?”燕王姬烁放下手中的简书,转过头朝着鞠升问道。
“齐国而今已四处派遣间谍,又在燕、赵边境上布防重兵。”燕相鞠升见大王这般问,遂将袖中早已准备好的帛书递交到宦者手中。然后接着道:老臣是怕,我燕国今日出兵伐秦,或致国内空虚。若齐国趁火打劫,攻我燕国,我边境恐有危矣……”鞠升担忧道。
姬烁上前两步,接过宦者手中的边疆战报,借着幽暗的烛火仔细审察起来。
过了片刻。燕王那原本就稍显灰败的面孔,便因为帛书上的消息而感到惊恼,再加上气血本就不畅,脸色变得愈发煞白起来。
公子竭见王兄目露犹豫之意,起身揖道:“王上,而今齐王明拒三晋不行合纵,我燕国为何不能同齐国一般游离于外呢?此时同三晋攻秦,对我燕国又有何益?”
姬烁一时没有回答。
待他缓过情绪,便对着二人道:“卿等先下去吧,寡人再考虑考虑。”
“王上还需尽早……”公子竭欲开口再劝。
姬烁鼻间不满地发出一个音节“恩。”便不耐烦地对着二人挥了挥手。
“臣告退。”
公子竭、鞠升二人只得朝着殿外退去……
待殿外脚步声走远。姬烁骤然起身,愤怒地将手中的丝帛重重甩在地上。
“医者谨言,少许动怒,王上还需将息身子。”身旁的宦者赶忙劝慰道。
姬烁不满地瞥了对方一眼,随后对着殿外的侍卫道:“速速去传太子和子之进宫。即刻!”
“喏!”
……姬会的太子府就位于王城的北宫,所以先一步来到燕王所居住的西宫觐见。
刚刚走进外殿殿门,他便听到父王那喋喋不休地声音。“这可如何是好,这可如何是好……”
“王上,太子受召前来。”侍立一旁的宦者提醒道。
姬烁勐然回过头。
“儿臣,拜见父王。”姬会绕过身前的两道屏风,对着上位躬身揖拜道。
姬烁坐会塌上,喘气道:“刚刚相邦进宫,对寡人说,燕国不能与秦国开战。”
姬会疑惑不解道:“相邦为何变卦?”
“汝且看看。”姬烁让宦者将鞠升带来的丝帛递给姬会。
“齐国不欲同三晋相谋,而今齐国又派谍者窥探我燕国边境,相邦说是怕齐国居心叵测会趁火打劫。”
燕、齐两国算是老冤家了。
昔年武安君苏秦初次倡导合纵六国伐秦之谋,便是因为燕国的先君文公的薨逝致使齐国趁火打劫夺了燕国十城,从而导致六国离心离德,首次合纵分崩离析。
听到父王这番话,姬会顿时愣在下方。齐国若是不干,那燕国还怎么打。前脚攻秦、后脚被齐军偷家?
若非是公孙衍一再保证,说能说服齐王一同合纵伐秦,燕国恐怕不会轻易的在合纵盟书上盖上燕国的大印。
就在父子二人为此事纠结之际,受召的政卿大夫子之、姗姗来迟。
子之在听完姬会叙述完原委后,立即出声安慰道:“王上,依臣推测,齐国应该不会攻燕的。”
“卿何出此言?”姬烁道。
“王上且看”子之移步到堪舆图面前:“齐国先是同秦作战,后又因中山称王与赵而战,南边又被宋国夺去了数城,今日齐国新王初继而至朝政不稳。况且现在是五国联盟,齐若真的敢攻打燕国,五国亦可调转人马,即刻攻齐!依臣看,齐国现今如此大动干戈,不过是为了防止五国伐齐罢了。不过等齐国真的看到五国在伐秦,它也就会袖手旁观、坐收渔利了。”
太子姬会点了点头,他倒是一向与子之政见相合。
燕王姬烁一时有些犹豫道:“卿之此言,可有何依据?”
“臣不明白王上的意思……”子之道。
姬烁站起身子,悠悠道:“燕国国力薄弱,禁不起打、更禁不起败。若是合纵伐秦不利,我燕国恐有大难啊。”
去年五国相王伐秦,燕国便只是作势、未曾出兵。姬烁原本以为,三晋必将会在秦国的勐烈打击下、而一蹶不振。谁成想,半路突然杀出个赵王雍,来了一出御驾北疆、短短两个月便击垮了号称五万大军的楼烦、林胡大军,随后又千里转战晋阳,计合魏、韩再次将秦军的五万锐士打的丢盔弃甲。至今还有许多被俘虏的秦军将士在燕、赵边境线上屯田呢。
去年合纵伐秦,燕国便毁约未曾出兵。晋阳之战后,姬烁一直为此而感到惶恐。
半年时间,他一直都密切关注着赵国的动向,就怕三晋找他秋后算账,挥兵打来蓟都。
好在秦国再次挑事,解了姬烁的‘心结’。当公孙衍再次来到燕国行合纵之谋,且听闻赵、齐两国也在合纵国的范围之内,姬烁当即表示不再犹豫,出兵,伐秦。
但如今又因齐国的变故,不由得让姬烁再度犹豫起来。
“王上,我燕国已经签订了合纵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