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秀儿拍着胸口,被他这番风卷残云的动静吓得一缩。
臧宓扬目看他一眼,没有说话,只抿嘴冲他露出一个转瞬即逝的浅淡笑意,埋头继续做自己手上的活儿。
刘镇挠了挠额头,想起刘秀儿是知道他藏钥匙的地方的,只是先前她说上晌不会过来,他下意识里便觉得臧宓出了事,故而着急上火。
“你娘不在?”
刘秀儿单手撑着腮,看臧宓手下针法,一面点头,漫不经心回应他:“嗯。她跟二哥五弟去地里拔秧,我过来瞧嫂子一眼。”
刘镇终于娶了妻,家中上下自然十分关心好奇。只是迫于朱氏的淫|威,几个小的并不敢就上门来。刘秀儿觑着空,就像做贼的黄皮子,偷偷溜过来。
这一声“嫂子”,令臧宓和刘镇二人都有些尴尬。她满心期待着能回家,而刘镇也晓得自家根本留不住她。明明是全然陌生的人,门不当户不对,却硬被人凑在一起,成了名义上的夫妻。
只是也没必要与刘秀儿说起臧宓的事。
刘镇含糊地应了她一声,蹬掉鞋子,枕着手臂,翘着二郎腿躺去床边上。
两个女孩子并未理会他,只凑在一处,喁喁低语,各自讨教着花样子和缝补的针法。
做不多久,臧宓手上的里衣已是完了工,趁着她将棉花扯散,平铺在外袄上的功夫,刘秀儿不可避免地问起她的家世来历。
“嫂子是哪里人氏?如今多大?生得这般模样,如何没有早早结婚,被配给我哥哥呢?”
刘秀儿是真心满肚子的疑惑,从进门看到臧宓的第一眼便一直想要开口问她,话头在舌尖打了好几次转,一时没忍住,冲口就问出来。
她觉得既然嫁到刘家,这些迟早都是要知晓的。
臧宓一怔,手下动作一顿,心下一阵慌乱,却不知要如何答她。
她是府衙臧功曹的独女,竟被官府强配给村中家徒四壁的无赖为妻,这身份传出去,臧宓想象得到,会是怎样的满城风雨。
不论旁人以怎样的目光看待她,同情怜悯,抑或是讥嘲鄙夷,她和臧家,都会沦为旁人眼中的笑话。
她的身份,于她只是个耻辱的伤疤。因而她羞于启齿,却并没有撒谎欺骗的习惯,只张了张嘴,迟疑着不肯回答。
那头刘镇躺在床上闭目养神,骤然听到刘秀儿的话,眉头一紧,呵斥她道:“老子就不配得个好媳妇么?要你在这里多嘴多舌。没事把自家的嘴也缝上吧!”
刘秀儿见惹恼了他,冲他吐舌头做个鬼脸,嘟着嘴怼他道:“我问嫂子又没问你!下回你有事可别来求我。叫嫂子把你的嘴缝上才好呢!”
这最后一句虽是拿他的话顶撞他,刘秀儿说完又有些心虚,见床上刘镇的脚动了一下,以为他要起来揍人,兔子一般,嗖地一下就跑了。
听着外头脚步声远去,柴门上铁扣撞得嗒嗒作响,臧宓心中五味杂陈,停了手中的针线,茫然坐在桌边一刻,半晌回神,对刘镇道谢。
“多谢你为我解围。”
刘镇翻了个身,将叠得齐齐整整的被褥扯散,搭在腰上。鼻端有淡淡的馨香气,想必是臧宓身上的味道,温暖柔和。
“你得跟秀儿学学,她若哪壶不开提哪壶,你就反问她那些尴尬的问题,怼得她下不来台,往后也就不来找你问东问西。”
臧宓自幼得到的教诲是要做一个让人觉得舒适的人,需要忌讳的问题一概都要回避隐忍,这才是教养良好的礼仪和规矩。
可刘镇所说,却反其道而行之,若她当真那样做了,想想都觉得场面会尴尬得让人钻到地缝里去。
她忍不住轻笑一声,点头应好。
做夹袄不比做单衣,缝线锁边就好。因为絮了一层薄棉花,要均匀地摊平,每隔一寸纵横均匀地缝出网格来,将棉花固定在内胎上。这就要花费许多功夫,做起来也不如之前快了。
临近午时,手上的夹袄才缝了一半,自己在他家中白吃白住,又花了他的钱买布料,臧宓不好再坐着,起身去灶房做饭。
刘镇起先不知道她出去做啥,等嗅到空气中的烟火气,便往灶房瞧了一眼。
臧宓不知,如今年岁不大好,苛捐杂税又重,庄户人家中往往一日只吃两餐。有的人家早起并不做饭,出门干活到午后日头最盛时,方才回家歇息,顺带着吃白日那一餐。
也有的清早吃过饭,要等到天色黄昏才会吃第二餐。但不论什么时候吃,一日是绝不会奢侈到吃三餐的。
刘镇见她做了早饭,默认中午这一顿是不吃的,因此先前并未起身做饭。此时见臧宓生了火,便道:“你自去忙你的,我来烧就是。”
臧宓坐这一上午,腰有些酸,眼睛也需要休息,推辞道:“久坐不动也不好,不妨事。等吃好了,再做一个多时辰约莫就能好,那时天色也还早。等我换过衣裳,还来得及把你衣裳上破的地方缝几针。”
刘镇盘算着时间,想来虽不算充裕,但也还来得及,因此并未反对,只询问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