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普通的纸,经过几次折叠以后变成千纸鹤。同学们都很开心,渐渐活跃起来。有人还把折的千纸鹤给段老师看:“老师!我的小鸟也折好了!”
段老师纠正:“这不是小鸟,是千纸鹤。”
同学:“长得和小鸟一样。”
经过这件事,段老师似乎明白了许多。下课的时候,她和其他支教老师聚在一起,道:“这里和我想象的还是不一样,我来之前已经做好准备,但是真没想到他们连一张纸都舍不得撕,我之前还是太理想了。”段老师说着说着有些哽咽。
另一个老师也说:“我问了他们,每天零花钱有多少,才知道他们是没有零花钱的。自己带了饭和辣椒酱,要走十几里山路过来上学。”
“我学生说,这个操场是他们和校长一起砌的。”
几个老师说着说着,便只剩叹气。
你听到的、听说的,远远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。
周校长很是待见这几个老师,来之前就给他们打扫好屋子,又让同学们摘了一些野花放在里面。以前学校早上上课,下午搬石头或者除草。现在为了支持这几个老师,把所有时间都留给他们,同学们既不用搬石头,也不用种蔬菜了,许久不上的自然课也排上日程。
这是周校长唯一能做到的。
对水春寨小学有了初步认识后,支教老师们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。混熟以后,课堂也活跃起来,除了主要课程语文数学,老师们个个十八般武艺,唱歌、跳舞、做游戏,大家玩得不亦乐乎。
石黛也很喜欢她的段老师,她的高跟鞋虽然偶尔会插进泥土里,但她还是最好看的人。
外婆今天炒了只鸡,石黛分到一个鸡腿,她端着碗坐在门槛上吃饭。正在啃鸡腿的时候,段老师和其他两个老师从门前经过,石黛见了,跟他们打招呼:“段老师。”
一年级的同学大约只有二十几个,段老师虽然只上了三天课,但是对石黛还是有印象的。一来她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孩子,二来她是全班同学穿着最好的。石黛虽然也穿苗衣苗鞋,但她的衣服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洗得发白,反而还精心绣花。
“黛黛?”段老师停住脚步:“你家在这儿呀?”
“这不是我家。”石黛说:“这是外婆家,我家在庐寨。”
段老师又问:“那你怎么住外婆家?你爸妈呢?”
石黛:“我阿爸阿妈出去干活了。”
正说着话,外婆端着一盆水过来:“黛黛,这是谁呀?”
“是段老师。”石黛赶紧介绍:“她是从大城市来的。”
学校来了支教老师,这件事水春寨的人都知道。而且寨民还商议买鞭炮迎接,是周校长阻止了,他怕吓到这几个年轻老师。外婆听了石黛的话,赶紧把手里的盆放下来,对这几个老师说:“你们等等,等等哈。”
可是这几个老师听不懂苗话,石黛主动翻译:“外婆说等一等。”
外婆跑进里屋,过了一会儿拎出一篮鸡蛋来,她把鸡蛋递给段老师:“学校有灶房,你们拿过去煮一煮,大家分了。”
虽然听不懂苗语,可是从外婆的动作来看也能猜到是什么意思了,段老师等人推迟:“不要不要,学校有吃的。”
石黛外婆是土生土长的苗家人,根本听不懂这几个老师说的啥,但还是坚持把鸡蛋送过去:“认字,费脑子,多吃鸡蛋。”
“你外婆说啥?”段老师问石黛。
“她说读书要吃鸡蛋。”石黛想了想,又说:“外婆家有好多鸡蛋。”
段老师这才收下:“谢谢外婆。”
外婆对石黛表示赞扬:“还是会官话好。”
普通话,苗人称其为官话。
山里条件艰苦,办学条件更加艰苦。上学期,县城里来了一位女老师。那女老师教了一个月后,突然自离,回家了。当时校长以为出了什么事,发动水春寨寨民一起寻找,在大家急得不得了的时候,突然传来消息:“女老师不干了,她说这里条件太差。”
还好还好,原来是嫌弃水春寨小学条件太差,不是出了什么事。
如今在水春寨小学时间最长的是周校长,还有两个老师是水春寨本地人。对于没有老师这件事,水春寨乃至其他苗寨的人都很担忧,所以现在来了新老师,他们恨不得把最好的留给老师,只求他们不要放弃这些孩子。
外婆也一样,外婆从未上过学,一生都在苗寨,不过她心里很是希望石黛这群娃娃能好好读书,走出大山。
其实石黛不太明白,她们都砌好了操场,现在还把杨梅树照顾得很好,来年一定会丰收,为什么别人还说她们学校不好呢?
我们学校明明很好。
段老师拿着鸡蛋回学校了,石黛吃饱饭,跟外婆说:“我去玩了。”
水春寨是大寨,放学之后还有许多小孩在操场玩。石黛也一样,跑去操场找同学。大一点的孩子在跳皮筋,小一点的在跳格子或者打地鼠。石黛过去,和两个同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