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平七年(196年),三月一日。
这么说其实并不正确,一个月前确实是初平七年。
但是现在正确来说应该说章武元年。
因为初平的年号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被废除。
新的年号被定为“章武”!
这一个月以来,汉帝国的内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,朝堂之上争论不休,议论纷纷。
整个陈都如今都处于一种极为沉闷的状态,所有人的脸上都布满了阴云,不见一丝笑容。
这一个月来陈都发生的变化,甚至比起当初北伐事败的消息传来之时的变化更为巨大。
只有稍微有心一些,都会发现陈都皇宫的守卫明显比起之前要多了许多,四城守卫也全部换成了禁军守卫,街头巷尾巡逻的兵丁正变得越来越多,他们巡逻的间隔时间正越来越短。
街道坊市之间的民众也不敢再聚集在一起,甚至连谈论都尽可能的谢绝,一见到军卒赶来,寻常的百姓便立即便停下言语,停住脚步,等到巡逻的军卒走过之后再敢行动。
三人以上都算是聚众会集,都有可能被军卒盘查问话,若有不对,便有可能被带入府衙之中详细调查。
这一个月来,大量骑乘着快马的信使不断进出陈都,又有很多装饰华丽的马车从外地赶到陈都。
所有人都闻到了一丝不正常的味道,厚重的阴云正萦绕在陈都的上空。
子时已过,鸦默鹊静,万籁无声。
陈都作为如今汉帝国的都城,仍旧实行着严格的宵禁制度。
廷尉府外,灯火昏暗,只有两名身穿着札甲的军卒按配着腰刀守卫在门外。
街道的尽头,数盏灯笼浮于半空之中,正向着这边缓缓飘来,守卫在廷尉府外的两名军卒并没有太过于在意,他们知道那是陈都城中正在巡逻的巡城兵丁,这段时间,陈都实在是不太安宁。
“踏踏踏……”
脚步声由远到近,一队全副武装,盔插着翎羽的汉军军卒从廷尉府缓步走过。
为首的汉军队长扫视了一眼就在身旁的廷尉府,此时的廷尉府之中有几处阁宇之中还亮着的灯火,那几处阁宇吸引了他的注意力。
不过很快那汉军队长便重新移开了目光,他只要确保这一片地区的安全即可,廷尉府之中有灯火亮着并非是什么异常之事。
北风迅捷,虽然已到了三月,但是天气并没有丝毫回暖的迹象,刮来的北风比起往日甚至更为冰寒。
李成站在窗前,从窗户的缝隙之中,沉默的注视着从道路之上缓缓走过的那队巡城兵丁。
陈都之中发生的变化,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作为廷尉右平,他掌管着诏狱,这一个月来,诏狱之中的人数多的可不只是一星半点。
京城因为近日的变化,巡城的兵丁成倍的增加,陈都底下暗流涌动。
鹰卫在陈都的几处情报所都被查处,燃起的大火,凄厉的哨音在陈都城的上空萦绕。
那凄厉的哨音,是其发出的警告,告知情报处已毁,警示还没有被发现的人好好潜伏。
这段时间以来,李成根本不知道自己睡觉之后再睁开眼睛时,到底会不会还在自己的床上。
或许哪一天,他的联络人被抓住之后,那些绣衣使者就会冲入廷尉府拿人,将他关进那暗无天日的大牢之中。
每次听到那凄厉的哨音之时,李成的都难以再继续保持平静。
但是他又不得不保持平静,若是被看出了端倪,那么等待他的下场,也是一样。
廷尉右平这个身份保不住他,王允也不会保他。
在陈都待了这么多年,在朝堂之上浸淫已久,李成很清楚自己在王允眼中不过只是一枚棋子罢了,有用时一用,无用时便可以一脚踢开。
脚步声渐渐远去,李成一直等到那队巡城兵丁完全消失在道路的尽头,光亮彻底消失在眼前之后,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。
转身走回桉桌,沉默了片刻,李成从袖中取出了一面干净的绢帛,将其放在了桉桌之上,而后慢慢的开始研墨。
烛火摇曳,李成拿起了毛笔沾了一些墨水,抬眼看了一眼房门的门闩,落下了毛笔。
“明历三年,三月初一……”
李成一笔一划,将自己所知晓的全部都缓缓的书写在了绢帛之上。
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。
先是天子明发诏令在各地修建军校,要求队率以上、军司马一下的中下级的军官必须轮流前往军校参加集训。
而后便是广募工匠,强征了不少的民众前去工坊帮工,并再度扩充禁军编制。
这第一封诏书也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变法的序幕。
其二,进一步放开州牧的权柄,当然只是部分州郡,兖州、青州、荆州三州州牧权柄增强,,交州、徐州、豫州、扬州七州保持不变,权力仍归中央。
兖州、青州、荆州三州州牧,允许开府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