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子书屋

第一百八十八章 文明三宝?!

+A -A

得砸死人的。

    不过在院子空地上造水泥地的话,完全可以用竹子来代替钢筋的作用。

    至于说拿水泥去修改防御工事,这自然也是可以的,仅仅只是用水泥去湖墙的话,并不会对人的性命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,但如果拿水泥来盖房子,那真的是拿命开玩笑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新式学堂的建造可以让朱启做的选择就不多了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还是用水泥来造围墙,造地面,其余的还是用常规的建筑方法吧。

    工匠们对于水泥的运用已经非常的娴熟,朱启这次又带了那么多的工匠来,自然是人手充足的。

    不过还是在辽东招募了一些百姓,来让这些工匠们训练,教他们如何运用水泥造地面和围墙。

    至于学校的其他主体建筑,就直接找当地的老百姓帮忙盖了。

    这年头,每个老百姓都是造房子的好手,不仅如此,还都会装修,可以说是近乎全能。

    钱财自然是一个都不会少的。

    朱启身上可能什么都不多,但钱这种东西还真的是有很多啊,先不说这几年在应天府赚的,就算是朱元章赏赐的也都数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于是乎,在辽阳的老百姓们就看到刚刚到辽阳的辽王殿下,开始大把地挥洒手中的金银珠宝,招募工匠,为他建造房屋。

    大家本以为辽王殿下是要建造新的辽王府呢。

    现在辽王殿下住的寝宫虽然也很大,也很气派,但毕竟是以前北元皇帝造出来的,没准人家嫌弃这里不干净,想要单独造一个行宫也说不定啊!

    不过,老百姓们才刚刚这样猜测,就有知道内幕的人对外说了:

    “辽王殿下这可不是要建造什么行宫啊!

    辽王殿下,这是要建造学堂。”

    至于学校做什么用的?那肯定是给咱们老百姓上学用的呀!

    大家一听都迷湖了,这时候的私塾可不像明朝中后期那样的盛行。

    即便是宋朝后期,有过大量私塾出现,但是经过元朝的破坏之后,私塾又一次落没下去。

    直到明朝中后期,私塾才重新开始辉煌,清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。

    所以对学校的概念,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应天府的国子监那种。

    而后才听别人说起辽王殿下要建造的学校,完全不是国子监那种学校,而且并非是为了考科举,而是为了填补辽王府的人才缺口什么什么的。

    反正各种各样的说法都出来了,老百姓们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,但总归出一个新学校,不是什么坏事。

    自己家孩子要是真的能去这所学校读书,以后就算不考科举,能去辽王手下办事情,那也方便很多啊。

    这年头,老百姓都要按照自己的户籍制度来赋税劳役。

    但如果能够投靠到达官贵人名下,成为他们的下人仆从的话,那就不用去赋税劳役,这也是明朝户籍制度的一个弊端。

    在朱元章死后,很多的老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和劳役,都去当了其他达官贵人的仆从。

    他们为了能够投靠达官贵人,甚至愿意自己拿钱出来,带着田产一起投靠等等。

    这一项规定很大程度的加剧了土地兼并发生的情况。

    在洪武年间,还可以依靠刑法来遏制,但到了洪武年之后,渐渐就有点失控的状况了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老百姓都投靠了有权有势的勋贵之后,他们那一份的税务也不用去交了,倒不是他们不花钱了。

    而是地都没了,钱都给主子拿去了!

    国家的税收可不就是越来越少了吗!到了明朝中后期,皇帝收到的税,甚至都不如江南首富半年赚的钱。

    这样的国家,那可真是烂到骨子里去了。

    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很快就要进行大的改观了,先不说关税带来的额外收入,就算是有关于官绅不纳税这个体系,朱元章最近也在认真的考虑了。

    因为朱启详细陈述了官绅不纳税的弊端,已经说的很明白了,至于说解决的方法,一条鞭法是入门级别,而雍正的摊丁入亩则是根本解决。

    顺带一提,这摊丁入亩其实也是一条鞭法的升级版。

    如果明朝后期,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不那么快被废除的话,也不会逊色于摊丁入亩的。

    方法都已经给朱元章了,至于朱元章什么时候用这样的方法,那就是他的事情了,不过朱启听说已经有地方在进行秘密的实验和探索了。

    而朱元章之所以不将摊丁入亩,直接拿出来用。

    朱启想来想去,可能还是因为淮西勋贵集团势力实在是太大了。

    这摊丁入亩直接拿出来的话,损害最大的可不就是淮西勋贵集团吗,他们还不得集体炸锅啊?

    这北元还没有被灭亡呢,朱元章还需要这些淮西勋贵们帮自己卖命,自然不是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估摸着等着北元灭亡之后,这些淮西勋贵们,朱元章一定会一个个的去挨个收拾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如果您喜欢【才子书屋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