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走的那一天,胡惟庸舍不得的嘴巴都合不拢了。
李善长已经归隐,刘伯温又称病不出来,其余的将军们,徐达不管朝政,蓝玉等人又都是胡惟庸的好友。
这胡惟庸在整个官场上,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了, 毕竟皇帝和太子都不在应天府,这官场可不就是他胡惟庸说了算了。
就连早朝的时候,那些百官们在大殿之上等候着的,也不再是皇帝,而是他这个胡惟庸胡丞相了。
就见到百官们站在殿堂之中,胡惟庸来的最迟, 从殿外大踏步的走进来,脚底下踩着的,还是皇帝才能走的红地毯。
边上的那些官员们都看蒙了, 但都不敢说什么,一个个躬着身体。
而余下那些愤恨不已的官员,则是拂袖哼了一声。
胡惟庸倒是一脸如常的表情,走到了最前面,随后转过身对着百官们说道:
“诸位臣工们,本相已经把你们的折子都看完了,今日就选几个出来说说。”
这话说的,可不就跟朱元璋皇帝平日里说的没什么差别吗?
而这胡惟庸说完之后,下面的臣工们,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的,一时之间也没人出来说话。
这胡惟庸又转过身,竟然直直地朝着皇帝的座位走了过去。
那些官员们看着人都傻了, 好在胡惟庸并没有直接坐在皇帝的座位上。
若是如此的话,即便是跟随着胡惟庸的那些官员们, 也不敢再继续跟着胡惟庸了,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!
胡惟庸只是往上走了几个台阶,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, 之后转过身,背着手说道:
“好了,接下来咱们就开始讨论吧……”
这些臣工们也是松了一口气,随后纷纷开始和胡惟庸讨论了起来。
而这些文人们讨论着政务的时候,却不知道边上的侍卫太监们已经是一个个的将他们盯得死死的。
这应天府之中,胡惟庸已经掌控官场,呼风唤雨,享受着权利带来的无上荣耀。
曾经的李善长也好,徐达也罢,什么人能够有自己这样的厉害呢?
胡惟庸沾沾自喜,并且还自以为这样的日子将会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。
——————
只是,胡惟庸在应天府享受着权利带来的快感的时候。
朱元璋此时正带着辽王朱启,燕王朱棣,还有太子朱标,三个儿子在应天府外面不远的凤阳县等着呢。
他们自然不是在凤阳祭祖来的,反倒像是来凤阳暂时休假,反正朱启每日累是没啥事情干的,早上起来就到朱元璋那边请个安。
然后就跟着太子朱标一起学习, 其实说是学习, 也就是偷懒摸鱼。
朱启那是多咸鱼的人啊, 这能让我学四书五经是不可能的呀。
他每次到了书房的时候,就说自己头疼,反正刚穿越过来的时候,身体就不好。
这个时候身体旧疾复发,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啊。
而太子朱标对于弟弟们也都是非常纵容和保护的,见到朱启身体不适,自然不会强迫他在书房里学习。
所以朱启每次都是到朱元璋那边打过招呼,然后再到太子朱标那边打过招呼,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。
不过,朱启在自由活动的时候,也并不是对应天府发生的事情全然不顾,毕竟他是锦衣卫的头目,这锦衣卫涉及来的情报也要在朱启这边过一遍。
锦衣卫们最近也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事情,就是在应天府看那些官员们丑态百出的模样。
胡惟庸作威作福,还有那些官员们在胡惟庸的身后巴结他们的样子。
想要一个人毁灭,那就把他捧得高高的,让他先疯狂。
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,差不多说的就是胡惟庸吧。
但朱启私底下想了想,胡惟庸会像今天这样如此放肆,自然是有他个人的性格原因,但更多的还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结果。
在胡惟庸看来,朱元璋这个皇帝,或许是离不开他这个千古一相胡丞相的帮助和辅佐。
但朱元璋的能力,自古以来所有的帝王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。
可以说一句很明白的话,就算没有丞相的辅佐,朱元璋一个人也能够把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。
而事实也确实证明了朱元璋为后世子孙奠定的繁荣昌盛的盛世基础,并不比任何一个开国之君来的要差。
而朱元璋之所以容忍胡惟庸这么多年来收揽权利,而且现在还干脆把权利都放给胡惟庸,就是想要看看胡惟庸到底能够到什么样的程度。
其背后的目的核心,便是直指建立了上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。
皇帝坐国,宰相治国。
这从春秋战国以来,便实行制的制度,到了朱元璋这里,可是不能够继续容忍的。
尤其是看到那些地方送上来的奏折奏章,居然还先要给丞相过目筛选,之后才会送到自己这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