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珅的原则大概就是与人为善、和气生财。
这种情况下,和珅与严嵩会怎么做呢?
武媚娘皱着绣眉道:“这不是给陛下惹麻烦吗?”
“没有失言,这不是朕让你说的吗?”
李乾饶有兴趣地招招手,这次难道又有什么新花样?
武媚娘和吕雉也停下了笔,好奇地望着李乾。
李乾先打开了和珅的信,上面说托陛下的福,在荥阳的一切都很顺利,最近马上就要动工,并且向百姓和灾民宣布打坝淤地的事了。
想必朝廷的官员,地方的乡绅大户,都已经死死盯着了。
“那些租田的佃户就不用说了,没有地主租田给他们,他们肯定要生生饿死。即便是那些家里有地的人,平日里也愿意跟随那些大乡绅、地主。”
看武媚娘的神情,似乎还有些不服气。
吕雉轻点臻首,颇为认可李乾的话:“陛下,许多小民都要靠地主才能活下去。”
不过李乾也能理解她的想法,毕竟她们没有如李乾从小经历的教育,也不知道一些道理。
“陛下,这是和珅和大人与严相送来的信。”
茵茵
若理念扭转不过来,这种分歧一直有,两人就会在政务上不断产生矛盾,最终导致李乾不得不放弃武媚娘……
“呵呵~”
李乾盯着信纸,久久出神,琢磨着这件事,清廉的人不一定是干臣,就比如说有部分御史,平时趾高气昂地指指点点,但到了真事儿上未必能立得住。
“此举却得罪了那些乡绅大户,得罪了他们在官场中的亲朋好友,对陛下何利?”
李乾读着读着突然一愣。
李乾思索了片刻,突然明白了和珅的用意,笑出声来:“他不会是要朕给他背锅吧?”
就算他能抗住那些乡绅大户的压力,也不会完全地与那些乡绅大户站在对立面上,更不会同那些人撕破脸。
他收起了两封信,放到一边,笑望着武媚娘:“媚娘,其实和卿家做的还是蛮合朕的心意的。你说的这些小民,才是我大乾的根基所在。”
正在他怔神的时候,老太监却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,手中拿着两封密信。
平日里可以有意见上的相左,但这种最基本的道理却不能含糊。
和珅、严嵩这种能办事儿的人,手上却不怎么干净,有可能借着这次机会,大捞特捞……
“朕什么时候说过这话?”
这封与和珅那封信的内容大差不离,查重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左右,让李乾一时都有点拿捏不定,这两人是不是凑一块商量着写的信,要不然为何能这么像呢?
“不要这么说。”
吕雉俏面上微微变色,急忙低头道:“陛下,是妾身失言了。”
此时争议颇重,必将惹来许多非议,还请陛下莫要相信小人谗言等等。
“和大人在信上都说了,此话一出,必将为万千黎民称颂陛下之恩德,那些因此而受益的百姓必然会感念圣恩,难道这也算是麻烦吗?”
“陛下,和大人也太自作主张了吧?”
李乾笑着摇了摇头,又打开了严嵩写来的信。
此外还要多谢陛下提出的,限制百姓买卖土地的办法,让那些大户无法兼并田产……
吕雉却轻轻笑着道:“怎么能说是惹麻烦呢?”
武媚娘轻轻蹙了蹙眉毛,有些不解地望着李乾:“陛下,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和朝中官员有勾结吗?”
但这样的道理李乾必须要和她讲明白,这是最根本的分歧。
“娥姁应当知道,那些地主大户虽然一直压迫那些小民,收租子,占田地,但往往一个村子里,最有权威的还是那些地主大户。”
武媚娘轻轻摇摇头,丹凤眼咪出两道清冷的弧度:“百姓的赞颂又有何用?”
“毕竟万一遇到什么荒年,他们都得靠着大户家的存粮才能活命……”
但严嵩的信最后,却另外道,灾情紧急,他已经开始在北岸施行修筑堤坝,打坝淤地一事了。
“和大人倒是精明,把好的留给自己,坏的却扔给陛下……”
李乾坐的太久,起身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,负手走到窗边。
李乾看完,轻轻笑了笑:“看来严相也有忧谗畏讥之心啊……”
“拿过来。”
李乾对她道:“但媚娘你有没有想过,他们为何能做到这些?”
“朕知道,大户们有钱有粮,朝中有人,关键时刻又能组织起兵员来。”
李乾轻笑了两声,摇摇头:“看看,老百姓都不肯相信咱们朝廷了,遇到灾荒首先考虑的都是大户,而不是相信朝廷的赈灾。”
“有时候甚至连官府的话都不如他们好用。”
李乾笑着道:“大户们之所以能呼风唤雨,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厉害,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小民的支持。”